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229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3223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雪峰地区金矿成矿时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对平茶、肖家金矿进行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测年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一批测年数据,认为雪峰地区金成矿带的成矿时代并非传统认识中的武陵—雪峰期(1000Ma~8000Ma),而是形成于加里东早期以后;加里东、印支—燕山期是雪峰地区两个主要的金成矿期,特别是印支—燕山期地台活化对该区大型金矿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流行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早石炭世小孢子和微古植物地理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8,7(1):48-58
中国早石炭世地层发育,沉积类型多样,动植物化石众多,研究程度较高。通过讨论中国早石炭世孢子演化事件,微古植物地理分区,沉积环境和古气候,进而探讨了中国早石炭世微古植物群与西欧、北美、前苏联和冈瓦纳大陆微古植物群之间的关系及中国早石炭世古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993.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奥陶纪可划分为12个层序(sequences).本区奥陶纪地壳演化正处于重要关键时期,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马家沟期、峰峰期)为被动大陆边缘,划分为7个层序.海平面突然上升,尔后逐渐下降.中、晚奥陶世(赵老峪期、上店期)演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可划分为5个层序.海平面就鄂尔多斯地区整体而言发生大规模海退,露出海面.但就鄂尔多斯地区南缘则海水突然加深,随后海平面渐渐下降.晚奥陶世卡拉道克世末鄂尔多斯地区海水全部退出.  相似文献   
994.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前发生过造山后伸展作用,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本区经厅了短暂的造山作用,形成前陆盆地并推积了滨浅 海相磨拉石建造,同时伴有同碰撞期花岗岩产生。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本区进入造山后的陆内伸展作用阶段,并发育大量火山岩。火山岩碱质含量高,碱质成分中Na2O>K2O,且显示双峰分布特征;碎屑岩成分熟度和结构熟度降低,表明中石炭世一早=叠世本区进人陆内伸展构造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995.
陕南汉中碑坝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少数可能存在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地区之一。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表明,后河“群”主要岩石类型之一的TTG片麻岩形成时代约为2400Ma,其REE和岩石化学特征与新太古代TTG片麻岩类似;混合岩类Sm-Nd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其原岩或源岩的形成时代约为2700Ma的新太古代,在岩石化学成分上与钾质花岗岩或闪长质岩石相当,与太古宙高级区新太古代典型钾质花岗岩相近似;区内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200Ma,与区内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时代稍早或基本一致;局部存在的变流纹岩与火地垭群铁船山组双峰火山岩属同一岩浆作用过程在区内不同区段的体现;后河“群”各类基底岩石有基本同一的Rb-Sr等时线年龄(1201Ma±240Ma),反映了元古宙中晚期构造热事件对早期各类岩石Rb-Sr同位素体系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芬  王京东 《现代地质》1997,11(2):131-136,T002
对山西大同煤田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21属48种,划分2个植物组合,讨论了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此外,还论证了本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指示的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北部麻粒岩相带构造区划及其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江海  翟明国 《地质科学》1997,32(3):254-266
作者在编绘华北北部高级变质岩区的变质地质图(1:2000,000)的基础上,对麻粒岩相带构造区划提出了新方案,提出相带内部构造单元的边界与变质相界线并不协调崐的新认识。这一巨型麻粒岩相带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区,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崐变质特点及演化历史。北亚区为早元古代陆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由TTG质杂岩和少量表壳岩系组成,主要经历1期变质;南亚区为太古代克拉通的组成部分,与克拉通内主要构造单元具有密切联系,经历多期变质,由孔兹岩区、剪切构造带、TTG杂岩一表壳岩穹隆等单元组成。整个麻粒岩相带及其邻区记录了中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初华北克拉通北部小陆块形成、稳定,直至拼合形成较大的克拉通陆块,再发生陆内裂谷及陆缘构造活动,最终发生克拉通化的构造地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port on the new occurrence of the Early CambrianQiongzhusi' an Chengjiang fauna in the Haikou area, Kunming and its assemblage feature andthe stratigraphic section of the horizon yielding these fossils. Eight genera and 8 species ofTrilobitoidea are described here, embracing Leanchoilia asiatica Luo et Hu (sp. nov.), Yohoiasinensis Luo et Hu (sp. nov.), Zhongxinia speciosa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Xandarellaspectuculum Hou et al., Dianchia mirabilis Luo et Hu (gen. et sp. nov.), Kuamaia lata Hou,Retifacies longispinus Luo et Hu (sp. nov.) and Sinoburius lunaris Hou et al.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Radiolarians extracted from marine siliceous sediments from the Bentong-Raub suture zone, Peninsular Malaysia have indicated a range of ages for olistostromal blocks of bedded chert, siliceous argillite and tuffaceous argillite, and chert clasts and lenses within the mélange from the suture zone. Late Devonian (Faniennian), Early Carboniferous (Tournaisian and Viséan) and Early Permian (Wolfcampian and Leonardian) ages are represented by seven radiolarian zones from ten localities along the suture zone. In stratigraphic order these include Holoeciscus 2–3 Assemblage Zones, Albaillella paradoxa Zone, Albaillella dejendrei Zone, Albaillella cartalla Zone, Pseudoalbaillella lomentaria Zone, Albaillella sinuata Zone and Pseudoalbaillella longtanensis Zone. Fifteen genera are represented by 35 species. The range of ages from Late Devonian to Early Permian suggests that an ocean existed between the Sibumasu and East Malaya terranes from at least Late Devonian to late Early Permian time and that closure of the ocean between the two terranes could not have occurred until after late Early Permian time. The range of ages and rock types from different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dicate that the Bentong-Raub suture zone includes a disrupted accretionary complex.  相似文献   
1000.
分形方法在地震序列类型早期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克银  高伟 《地震》1996,16(1):68-74
着重讨论了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利用分形方法提取大震后余震的空间分维信息,从而达到早期判别地震序列类型的目的。以1966年以来定位精度较好、余震记录较全的12个7级以上大震和大同6级强震序列为资料,计算了震后1个月内余震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维数。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分维数不同。一般震后5-6天,主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1-1.2之间,多震型序列的分维数在1.3以上。利用前7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